中医整体观
①人是一个整体,就脏腑而言是指人体的内部器官。脏与脏、腑与腑不是独立的,而是一个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相互包含的有机系统。
②人是自然的组成部分,人与自然是一个整体(即“天人合一”、“天人相应”)。认为人的生命活动规律和疾病的发生与自然界的各种变化(如季节气候)密切相关。人的体质特点和发病规律也不同(根据时间、地点和人对自然环境的适应程度)。
所以中医从来不会孤立地治疗某个生理或病理现象(比如只治一个头疼,只治一个脚痛)。而是把人体的脏腑经络,人与自然的关系看作一个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有机系统。它从整体的角度对待疾病的治疗和预防,强调“整体观”。
二十四节气
起源于春秋时期的黄河流域,是根据地球绕太阳公转来划分的,是标准的阳历(太阳历)。我们今天看到的二十四节气,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在秦汉时期,根据观察自然界生物和非生物对历年气候、天气、物候变化的反应现象,以及农业生产活动的规律和特点,经过三四千年的不断发明和改进而形成的。千百年来,二十四节气一直科学地指导着我国人民从事农业生产、日常生活和预测气候变化。
二十四节气是反映自然界的节气,而人类是自然界中的人类,人类与自然界是一个统一的整体。《黄帝内经·整体观》说:“人生而有天地之气,四时而成。”是指人体要依靠天地之气提供的物质条件才能生存,同时还要适应四季阴阳的变化规律才能发育成长。其中,“法”即“模仿”和“遵从”;“时”是指“时间”、“节气”、“季节”。这就是中医“天人合一”的理念,是中医养生的基本原则。因此,我们平时的养生保健要顺应春夏秋冬和二十四节气的气候变化规律,遵循自然规律的变化,适当调整人体各器官的日常活动,适时做好自己应该做的事情,可以帮助我们唤醒自我修复的潜能,强身健体,从而保持我们与生俱来的本真,减少疾病的发生,达到延年益寿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