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科技树的概念,小鹏首次分享了自身的底层研发技术以及在此基础上衍生的各种具体应用的关系。何小鹏坦言:小鹏所有的产品形态底层都基于率先布局的AI和能源技术,其基因就是AI汽车公司。
据介绍,小鹏建立了自动驾驶全栈自研体系,涵盖了云端大模型、车端大模型、面向大模型开发的AI芯片,以及面向大模型开发的底层架构四个领域,推动行业的跨越式发展。基于全栈自研体系,小鹏汽车成为国内率先实现端到端大模型量产上车的车企,赋能智驾系统在中国复杂路况中积累了海量实战经验,并获得更丰富的长尾场景和有效数据,展现出更高的全球适配性。
目前,小鹏汽车开始训练72B(720亿)参数量的基座模型,是中国自动驾驶上史无前例的参数规模,这样的大模型具备更高的全球适应性,小鹏AI智驾正加速向全球演进。
为匹配高阶AI智驾的算力需求,小鹏汽车全栈自研体系的核心技术成果——小鹏图灵AI芯片,专为大模型定制,自研神经网络处理大脑、单颗最高可跑30B(300亿)参数量的本地模型,算力是现有芯片的三倍,将于2025年第二季度在中国内地率先量产上车。
与此同时。小鹏以飞行汽车和AI机器人为支点,不仅拓展了未来出行想象力,而且还实打实投巨资进行研发和建厂。
据了解,小鹏年产能万台的飞行汽车制造工厂已经开建,预计明年可实现量产交付。建成后,也将成为全球首个流水线规模量产的飞行汽车工厂。在此之前,小鹏已率先完成飞行汽车布局,并实现飞行汽车的三电、复合材料、飞控导航、空中智驾四大核心技术全栈自研,其推出的全球首款分体式飞行汽车——陆地航母也已在香港等地展出,并以累计收获了近4000台订单。
何小鹏认为:未来10-20年,低空飞行市场将有望达到汽车市场20%的销售规模。为此,小鹏将继续加大投入,增加飞行汽车的技术研发和产品生产,力争2026年实现量产交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