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谁吃笋呐?---东坡为笋发言

采编:Admin  来源:互联网  发布时间:2022-07-21 09:11:28 

自古以来,竹子被当作高雅、刚直、有气节的象征,不仅在文人墨客的作品中常常能看到他的影子,在衣食住行中,更是随处可见。

成熟的竹子可以制作竹筏,斗笠或者我们常用的筷子;而竹的幼芽——笋,通常被人们加工后端上餐桌,成为清脆爽口的美食。南宋诗人陆游曾在江西品尝过“猫头笋”后,更是对其滋味念念不忘。而我国吃笋的历史,可以上溯到几千年前。

谈到竹,我不由得便想起他,他笔下所写“行歌白云岭,坐咏修竹林” “欹枕落花馀几片,闭门新竹白干竿”“解箨新篁不自持,婵娟已有岁寒姿”,当年苏东坡因为“乌台诗案”被贬黄州时,刚到这个南方小城,他就写下了“长江绕郭知鱼美,好竹连山觉笋香”的诗句,他写的与竹笋有关的诗句还有“残花带叶暗,新笋出林香”“相携烧笋苦竹寺,却下踏藕荷花洲”“长沙一日煨笾笋,鹦鹉洲前人未知”“林外一声青竹笋,坐间半醉白头翁”等。而人们所熟知的诗句“可使食无肉,不可居无竹。无肉令人,无竹令人俗。人尚可肥,士俗不可医”,更是把他与竹子、竹笋的密切关系提到了空前的高度。

phpcoj7kP


苏轼《初到黄州》诗有曰:“长江绕郭知鱼美,好竹连山觉笋香。”还没吃到笋,只是看到“好竹连山”便断言笋香,这是苏轼更彻底的美乐心境,诗人的高傲和不屈在“鱼美”“笋香”的牢*里隐约曲折地得以表达。而单纯地说到吃笋,苏轼生于四川,又长期在江南为官或被贬谪迁徙,他自然深知笋的美味。知道不,“东坡肉”之外,也有“东坡笋”的说法哦。

       苏轼《送笋、芍药与公择二首(其一)》诗曰: 

久客厌虏馔,枵然思南烹。

故人知我意,千里寄竹萌。

骈头玉婴儿,一一脱锦䙀。

庖人应未识,旅人眼先明。

我家拙厨膳,彘肉芼芜菁。

送与江南客,烧煮配香粳。

诗里写,老朋友千里之外寄来“竹萌”,这“竹萌”就是竹笋。“旅人眼先明”是说苏轼自己见那白白胖胖的竹笋刚刚剥壳,便眼前一亮,嘴还没馋呢,先眼馋啦!

phpKHrMIP

竹笋则是食材中的君子。苏东坡的确喜欢吃笋,他的一首写道:

                                    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

                                   无肉令人瘦,无竹令人俗。

                                  人瘦尚可肥,士俗不可医。

《说文解字》里曰:“笋,竹胎也。”竹笋是竹子从土里长出来的嫩芽,好竹者大多与竹笋的感情也不一般。竹笋清淡鲜嫩,一向为文人所喜爱,袁枚曾说“笋脯出处更多,以家园所烘为首”,李渔认为竹笋“清洁,芳馥,松脆”,蔬食之美全都具备。至于古人说的“笋不与肉为友”,那是高雅的吃法,是怕沾了肉后变了味。李渔论及竹笋的做法,认为一种是“素宜白水”,另一种是“荤用肥猪”。素则把笋用白水煮过后淋以酱油,清淡可口;荤则用肥猪肉与笋同炖,让竹笋充分吸收肥肉的甘腴,熟后把肥肉剔出,清汤食之,其味大美。

笋与肉,经常被相提并论。笋细密的质感被肉类油脂包裹、浸润,无疑是荤素食材的顶好搭档。那如何才能做出美味的笋烧肉呢?我们下期分享。 

phpY8ZiXx

了解更多资讯,关注登仙桥网站 

果丰机械葡萄汁生产线

果丰机械葡萄汁生产线

葡萄汁生产线的各个生产环节极大降低了能耗,比同行业设备节能35%以上,考虑了节能设计和热能循环利用;同时,原果预处理过程中的清洗水应进行一定程度的循环利用;葡萄...更多

2023-06-21 13:21:58
不锈钢水管的维护要点和注意事项

不锈钢水管的维护要点和注意事项

不锈钢水管具有防腐、防锈、耐碱、耐酸、耐高温等多项优点,是一种坚固、耐用且环保的供水管道材料。作为一种备受青睐的供水管道材料,不锈钢水管广泛应用于城市供水网络、...更多

2023-07-18 09:58:33
中国10月铝进口量下降34% 因国内供应增加且需求疲软

中国10月铝进口量下降34%因国内供应增加且需求疲软

11月18日消息,由于需求持续疲软和国内供应增加,中国10月未锻轧铝及铝材进口量比上年同期下降33.9%。根据海关总署的数据,中国上个月进口196,460吨未锻...更多

2022-12-09 14:52:20
自动化立体库的方案规划

自动化立体库的方案规划

随着物流行业的快速发展,仓储管理成为了企业提高效率和降低成本的重要环节。为了满足市场需求,南京茂聚仓储积极引进先进的自动化立体库技术,为客户提供全方位的解决方案...更多

2023-08-02 08:57:38
凌格风担苦、担难、担重、担险的匠人精神在这里!

凌格风担苦、担难、担重、担险的匠人精神在这里!

唯有百炼,方可成钢。历经千帆,才能远航。今天和大家分享一个凌格风和煤矿客户的故事。一次次的奔波和转身,只为守护我们合作伙伴的点点滴滴。案例背景介绍陕西省某煤矿企...更多

2023-06-13 16:59: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