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奇点财经8月11日报道。中国科技巨头阿里巴巴(09988.HK)一名女员工公开指控其上司与客户对其性侵,在刚刚过去的周末引发全国强烈关注。连日来,有关事件在中国引发广泛讨论,奇点财经记者发现,连中纪委也罕有地对此事发出评论。
中纪委的有关文章题目是《评“阿里女员工被侵害”:铲除潜规则滋长的土壤》,作者石哲,发表于“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发布时间为2021-08-1016:12。
网站定位是中央纪委国家监委信息公开、新闻发布、政策阐释、民意倾听、网络举报的主渠道、主阵地。
事件背景
“阿里女员工被侵害”一事持续受到网络热议。据奇点财经了解,整起事件的背景大概是:7月27日,一名阿里女员工在山东省济南市出差,当天她的部门主管在与客户开完会后,要求该女员工陪席。而她在酒桌上“不敢拒绝、不能拒绝”多次劝酒,并很快醉酒失去意识。
据阿里女员工称,在陪席期间,客户方的一名职员便开始对她进行猥亵,而她的上司对此却“放任不管”。而在失去意识后,该名女员工次日才在酒店的床上赤裸醒来,对前晚没有完整记忆,但房间内遗留的一些物品令她感到不安。她随后报警,并查看酒店监控录像,才发现,当晚其上司前后4次进入她的房间,最长一次持续20多分钟。
该名女员工根据房间内遗留的物件,以及随后与主管及客户职员的对质,逐步确信,自己在醉后遭到客户以及本部门领导的先后猥亵和数次侵犯。
受害者于是向阿里的高级主管及相关部门反映,却遭遇冷漠的处理,在不得已的情况下,在阿里内部(据不少媒体称是在食堂)公开此事,却被阿里保安拉走。
随后,在8月7日,关于这名阿里女员工的一份长达10多页的自述被人发布到互联网,并且迅速被各社交媒体平台广泛传播。事件也从阿里内部向外部网络曝光,并愈演愈烈。阿里高管随后迅速公布了阶段性调查和处理决定,对涉事人员进行了处理。
中纪委痛批职场“潜规则”
对于这起事件,中纪委网站的上述评论文章指出,相关人员是否涉嫌违法犯罪,有待警方给出权威调查结论。但除了明文法律问题之外,事件背后涉及的潜规则,同样引人深思。在事件中,不良职场生态、恶劣酒桌文化、反映渠道不畅等问题,暴露出一些潜规则滋长蔓延,看着无影无踪,实则顽固存在。
文章认为,上述问题,不仅干扰正常文明交往,更有可能给违法犯罪提供土壤。“长期浸染信奉潜规则,越界破格那是必然。”有关评论称,“类似的潜规则,根源在于管理权的越界与异化,在于不良文化的侵袭。”
该文特别强调:以“工作需要”为名、“强制出差”、劝酒灌酒,发生问题后应对处置漠不关心、无动于衷,说到底都是管理权的扭曲和病态的价值观。
文章同时也对中国酒桌文化中许多常见的现象予以严厉批评,例如,不喝就被视为不给领导面子,不懂“规矩”,不通人情世故。文章指出,在这种所谓的人情世故之下,为了避免遭遇霸凌和孤立,影响前途,很多人不得不裹挟其中,难以抗拒。
此外,再加上人情文化糟粕,酒桌上谈项目、靠吃喝沟通感情,如此“规则”潜滋暗长,劣币驱逐良币,一次次累积,最终演变成胆大妄为、有恃无恐的行为,突破法治、道德和人性的底线。
就“阿里女员工被侵害”一事,中纪委上述文章认为,在此事件中,已经违反法律的行为要严惩,深层次的霸凌文化、酒桌文化等潜规则问题同样要铲除。
“破除潜规则,每一个人都不是看客。”文章说道,“从我做起,人人自觉抵制”,才能激浊扬清、扭转积弊,让潜规则失去土壤、失去通道、失去市场,真正形成遵守法律法规,正气充盈、崇德向善的良好社会氛围。
香港ESG投资专家、香港著名智库HKIIF的资深会员舒时博士对奇点财经表示,阿里的事件再次提醒企业高管要重视并切实消除企业的ESG风险。他指出,MSCI早在2020年12月已经将阿里的ESG评级从2019年的BBB级调降至BB级别,但是从这起事件来看,有关ESG评级的调降,并没有引起阿里内部的足够重视。这也显示不少企业过于追求短期盈利,而忽略了ESG因素。而事实上,这更容易引发潜在的风险。
阿里女员工被侵害事件发生后,阿里股价一度出现波动。8月9日下跌2.48%,但8月10日已经止跌回升,以全日高位192.9元(港元,下同)收市,反弹2.2%,成交额34.3亿元。中纪委的评论文章发表后,8月11日阿里收盘微跌,低于8月10日0.88%,收于191.2元。
对于阿里的股价表现,舒时博士表示,ESG投资是近几年才兴起的投资理念,未必市场所有的投资者均遵守这一理念去执行操作。企业高管不能仅仅根据这起事件后,阿里的股价只有小幅波动就误以为ESG因素不值得关注。
“ESG投资因素在资本市场的影响往往是长期的但却是有惯性的,因此难以短期扭转,”舒时说,“遵守ESG投资原则的投资机构往往是大型机构,它们的风格是,一旦根据ESG因素调降了某只个股的权重,在随后相当的时间里就难再提升该股在持仓中的权重,甚至不能将该股纳入可投资范围,而这种影响对于该股股价的影响往往是更长期的,企业管理层必须异常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