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中央电视台新闻频道记者在首钢园区就“北斗高精定位+车联网”进行了体验式报道。
作为“智慧冬奥、科技冬奥”的核心应用场所,首钢园区内的多条主干支道路上,大唐高鸿联合千寻位置已围绕车联网C-V2X技术和北斗高精度定位技术展开充分、广泛的示范应用。央视的体验报道,即由两家企业联合提供实车路测演示,这让记者们亲身体验到了自主创新的中国技术和中国方案的一日千里。
北斗+车联网,中国技术掘进
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是我国自主建设的卫星导航定位系统,也是我国迄今为止,规模最大、覆盖范围最广、服务性能要求最高的巨型复杂航天系统。2020年6月23日,北斗三号最后一颗全球组网卫星“嘉星”成功发射,这意味着北斗系统部署顺利收官并迈进服务全球、造福人类的全新时代。
<img src="https://pic1.zhimg.com/v2-41b1002ec7f58a468dc19d50aa2603dd_b.jpg" data-caption="" data-size="normal" data-rawwidth="500" data-rawheight="281"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00" data-original="https://pic1.zhimg.com/v2-41b1002ec7f58a468dc19d50aa2603dd_r.jpg">导航系统可以为所有移动的物体提供精准的时间和空间信息。“作为基础标称的时间和空间信息,如果由别人提供,就会陷入被动。”航天科技集团北斗三号卫星总设计师陈忠贵说,“比如,对新基建来说,时间基准和空间位置基准就是至关重要基础,可以说,北斗导航系统是新基建的基建,是基础的基础。”
车联网作为5G+新基建中单体规模最大的垂直应用之一,未来实现智能网联、车路协同乃至更高级别的全自动驾驶,都离不开北斗高精度定位技术的广泛应用。随着5G建设步伐的加快,“交通强国”、“汽车强国”等目标的推进,北斗导航技术与新一代通信技术、车路协同技术等的进一步融合并大规模推广应用成为现实需求。
国之重器,中国自主制造
马克思指出:“社会劳动生产力,首先是科学的力量”。这是人类历史上,首次将科学技术归列为社会生产力。1978年3月召开的全国科学大会上,邓小平同志提出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伟大论断。这一论断,为我国全面推进改革开放、全面引进科学技术、全面培养科技人才、全面推进科教兴国,提供了理论基础和思想保障,为新时期全面解放思想、加速现代化建设创造了条件。
面对当下日益复杂的国际环境,全面掌握核心技术,全面实现技术的自主可控已迫在眉睫。
为了确保在未来交通领域竞争中的优势,我国已经将车联网产业作为汽车产业发展的重点方向。2019年9月19日,《交通强国建设纲要》提出加强智能网联汽车研发,指出要形成自主可控的完整的产业链。
“在当前的国际科技竞争格局下,科技创新的自主可控十分重要。”大唐高鸿智慧交通事业部总经理毕海洲表示,“依托中国信科集团在移动通信领域多年的技术积累,从2012年开始,大唐高鸿开始进行拥有独立自主知识产权的LTE-V2X研究,并且基于自身的标准和技术优势以及丰富的商业项目落地经验,全力推动车联网产业的发展。”
“我们一直在坚持打造属于民族的品牌,自主、安全、可控是关系到车联网产业落地应用,以及我国后续实现‘交通强国’、‘汽车强国’,为人民谋福祉的关键所在。”
随后,央视记者一行还饶有兴致地体验了C-V2X技术和北斗高精度定位技术在车联网实际场景中的具体应用——借助北斗高精定位技术的厘米级精确定位,结合V2X技术,给予车辆安全行驶最优选择和最实时警示。有模拟数据显示,搭载有车联网设备的车辆,其道路交通事故率可大幅度降低超过30%。
<img src="https://pic3.zhimg.com/v2-d9bcd0cb6306b5c9b76898b3d8a1e053_b.jpg" data-caption="" data-size="normal" data-rawwidth="500" data-rawheight="23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00" data-original="https://pic3.zhimg.com/v2-d9bcd0cb6306b5c9b76898b3d8a1e053_r.jpg">我们完全有理由相信,“北斗+车联网”的不断创新迭代中,更多的车路协同应用场景将被彻底激活,更多的应用场景意味着更大的责任和更广泛的安全诉求。北斗,不仅仅只是辨析方向;车联网,不仅仅只是浅层通信。“北斗+车联网”,将是充满想象的科技盛宴。